欢迎访问本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博士后工作>>流动站介绍>>正文

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时间: 2017年06月07日  作者:  点击:[ ]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于2007年,包括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等五个二级学科,其中生理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流动站依托于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其中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具有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涵盖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法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二级学科,建有教育部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重点实验室、卫生部法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卫生部地方病重点实验室,现有教授33人,副教授59人,学术学位博士导师33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讲座教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优秀人才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陕西省百人计划人才3人,陕西省“三秦”人才8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已形成了一支思想活跃、团结创新的师资队伍,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协作与广泛的对等交流关系。生命科学院下设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建有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国家专业实验室等,现有教授23名(包括4名领军教授),副教授31名。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人员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名,国家青年千人引进人才2名,优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名,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名,陕西省科技新星1名。经过近年的跨越式发展,现已形成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线粒体生物医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肿瘤生物学与肿瘤免疫等优势学科。

博士后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生物医学的多个方面,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病机制研究,线粒体生物学,生物光子研究等,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研究基础的研究方向。具体包括:

(1)在痛觉神经生物学和线粒体营养素研究领域位于国际先进水平。

痛觉神经生物学由我国生理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生理学家侯宗濂教授创建于1937年。数十年来,本学科在国内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优势地位,该方向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2项,个人奖1项。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被评为生理学级国家重点学科。线粒体营养素是指靶向于细胞线粒体,能够维持或恢复线粒体活性的一类营养物质。该方向的研究由线粒体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刘健康教授领衔。刘健康教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验论证了衰老等相关疾病中线粒体的退变,以及线粒体营养素改善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作用。迄今已在PNAS, ADDR等国际知名专业杂志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引用次数2500余次。

(2)摄食调控、帕金森病神经生物学、炎症生物学、神经干细胞研究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较早开展摄食调控、帕金森病非运动系统表现及神经干细胞研究,独创新型炎症动物模型。

(3)肿瘤、预防性HPV疫苗研制、大骨节病研究具备鲜明的研究特色。

(4)各学科方向长期融合交叉发展,展开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取得了若干突破点。生理学、肿瘤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生物工程学等多学科有机融合,在病原微生物检测、肿瘤早期诊断、电子语音研究等方面取得若干突破,近5年获得相关发明专利6项。

学校非常重视博士后工作,制定了详尽的博士后管理政策,并加大投入提高博士后待遇等。校人力资源部、医学部36500365.com等主管领导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博士后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我校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等多次对师资博士后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升授课技巧。由于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重视,经过博士后和合作导师的共同努力,自2007年设立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以来,进出站博士后49人,其中外校博士后15名,该站博士后在科研论文、基金、专利、奖励等多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1名博士后于2013年荣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1名博士后的研究成果获得201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名博士后荣获2015年“陕西省科技新星”称号。

流动站负责人:康玉明

电话:029-82656001

E-MAIL:ykang@xjtu.edu.cn

流动站联系人:李 瑶

电话:029-82656001

E-MAIL:liyao1990314@xjtu.edu.cn


上一条: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下一条: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关闭